您的位置:承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> 承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> 学习课堂 > 正文

如果孩子有“空心病”,家长该怎么做?

作者:admin 来源: 日期:2024/4/15 11:02:28 人气: 标签:

如果孩子有“空心病”,家长该怎么做?

   空心病,是北大心理系的徐凯文老师提出来的,是指一种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障碍。

   空心,指的是内心的空洞与精神的贫瘠,“感受不到生命和活着的动力,甚至找不到自己”。徐凯文老师曾调查北大的新生,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,其中有30.4%的学生厌恶学习,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,还有40.4%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,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,他们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。

孩子有“空心病”,别打别骂,家长掌握3个步骤来找回孩子的心。

   所谓“空心病”,指的是孩子学习没有动力,生活没有追求,也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情,甚至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越来越少。

空心病的孩子有什么表现?

1. 感情冷漠,缺无同理心

2. 失去情绪感知力

3. 自我价值感低

导致“空心病”出现的家庭原因:

1. 家庭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

2. “习得性无助”心理根深蒂固

家长掌握三个步骤帮助孩子摆脱“空心病”:

1、放慢节奏,别再逼孩子

  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家长往往希望孩子能够快速成长,不断催促他们学习、进步。但是,这种高压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,使孩子感到压力山大,甚至产生逆反心理。

2、看到孩子眼中的光芒

  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,家长应该学会发现并支持孩子的这些闪光点。通过鼓励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,可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,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。

3、看见孩子、肯定孩子

   家长的信任和肯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当家长相信孩子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,能够为自己负责时,孩子就会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,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