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家长频道 > 正文

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

作者:admin 来源: 日期:2012/12/4 16:40:45 人气: 标签:

  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

      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:“爱自己的孩子,那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。”关键在于怎样去爱,如何去爱。当今社会,随着众多独生子女的出现,不仅是整个传统的家庭模式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变,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。

        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,特别是在“四二一”式的家庭中,独生子女自然成了全家人爱的中心、爱的焦点,父母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把所有的爱给了这唯一的独苗。

        那么,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、真正的爱呢?
        
不少家长认为,爱孩子就是要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,给孩子丰裕的物质享受。于是,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,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。在这种毫无理智的迁就和放纵下,孩子就会变得“唯我独尊”,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进一步发展则演变成不愿与他人共享,自私而又任性,合群性差,集体观念淡薄,缺乏同情心等个性弱点。在这种“溺爱”环境保护下,一些不良品徳得以滋生,更不利于独生子女适应日后社会生活所以,爱孩子就是有理智地去爱,而不是溺爱。

   一、父母以身示范,让孩子学会去爱别人

        孩子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具体形象性。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,是婴幼儿学习和模仿的第一对象。因此,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,如果父母平时尊老爱幼,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,这种善良的情感和行为必定会深深的影响孩子,培养起他们的一颗爱心。

   二、教孩子学会孝敬父母

        有这样一个例子:奶奶六十大寿,孙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,父母不允,孩子说:“不让我先吃,你们也甭想吃!”说着一把把生日蛋糕推翻在地。奶奶哭着说:“我爱了你几年,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?”孩子的行为让人心寒,也不禁发人深省,试问,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,能够去爱亲人、集体、祖国和人民吗?

       爱的教育是双向的,即爱和被爱。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让孩子去爱别人。他们对孩子付出了全身心的爱,抱定“苦了我这辈,幸福下一代”的陈旧思想,却从来不要求孩子对父母,对长辈倾注爱心,甚至认为孩子还小,还不必要求。殊不知,其结果便是孩子不懂得用爱心去对待别人,他们渐渐会成为缺乏情感 、不具爱心、同情心、心中无他人的人。这对孩子适应社会是极其不利的。

       如若普天下的父母真正为孩子将来着想,就应该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会孝敬父母,关心他人。让还懂得爱和被爱,父母爱自己,自己也应该去爱父母,体谅父母,而不应只想到自己,以自我为中心。也只有这样,将来到社会上,才可能去关心他人,热爱集体。

   三、利用电视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

       现在,动画片已成为大多数城市孩子生活内容的一部分,许多动画片中的人物很容易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偶像。如:《玉米人农庄》《鲁滨逊漂流记》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》《西游记》《葫芦娃》等动画片,生动的形象,多彩的画面、奇特的造型、感人的情节,极容易被孩子们接受且产生共鸣,如若父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,寓教于乐,这对培养孩子的善良情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   四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

       三岁的孩子已经知道“自己”与“别人”的区别。孩子能不能顺利地与同伴交往,和睦友善地与同伴相处,是孩子心理发展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       据调查,目前,我国已有38%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。在城市中,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更大。这种家庭的结构单一,孩子缺乏言语交流的伙伴,容易产生困惑、焦虑、抑郁、孤僻、任性、自私等心理障碍。因此,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,还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,在交往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别人,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,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需要。从而引导孩子不以“自我”为中心,知道在与同伴交往时应该如何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,意识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会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。使他们在这种近乎直觉的感悟中懂得爱和被爱。